有一個重要且我相當期待的聚會,要和一位久未聯絡的伊朗朋友H見面,從基礎芬蘭語班到職校,我們同班近五年之久,在芬蘭語學習路上,以及對生活目標,我們有相當珍惜的革命情感。
不過,這份關係,在四年前漸漸疏遠。我們沒有吵架,只是這幾年來,我們各自有人生、生活上的煩惱與艱辛,而且是到了無法顧及到對方的程度,想要關心,卻心有餘而力不足。
“Hi Putri, how are you?Hope you are doing well. Happy Lunar New Year! Miss you……”
那天,我們再次聯繫上了。
———
一見面,馬上來個大擁抱,用擁抱訴說著那份許久未見的感動。
在聚會裡,完全沒有三、四年未見的陌生,立刻熟絡起來,打開話匣子,聊著這些年來彼此的心路歷程與改變。
「我時不時會想起妳,我老公也問我有沒有和妳聯絡,只是我的狀態不太好,覺得自己還未準備好跟一些要好的同學聯繫,大家可能都有不方便打擾的地方,不想讓你們也跟著我心情低落。不過,現在我在心境上有很多改變,足以讓我可以開始面對人群,加上剛好到了農曆年,是個傳訊息給妳的好時機,想知道妳現在過得好不好。」她說。
「對了,去年德國同學W回來芬蘭家裡拿一些東西回德國,期間她突然約我見面,我們有出來喝咖啡,她也有跟我問到你。她現在搬回德國了,女兒一歲了⋯⋯ 其實,我們三人都有思念著對方。但是,卻不太會主動。」她接著說。
“Likewise.”
我聽著這些,在複雜的情緒之下,千言萬語道不盡,吐了長長一口氣後,簡短的說出這個字。
———
在任何一段關係裡,我從來都不是主動的。
不是不關心,更不是代表冷漠,其實我都看在眼裡,感受在心裡。
我不想在清楚或不清楚對方的處境下,問了不該問的。
過度關心與禮貌上的關心,同樣都會帶給人壓力。
既然我不喜歡這樣的壓力,就不會常用這樣的方式來表示關心。
對方不想說,何必逼人家說呢?對方想跟你講,自動就會找你,不是嗎?
凡事不是打破砂鍋問到底就能撥雲見日啊!
很多問題,不是問出來就是代表對人關心。
只是你沒有發現你被翻白眼而已。
———
我和H聊了這麼多,每每聊到共鳴之處,彼此的臉上都會有意領神會的笑容。
我們不問彼此太多為什麼?
因為,我們都認為關心從來不是只有一種方式。
不多問,甚至不要問,也算是一種最舒服的關心。
也是貼心。